工作总结的写作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综合能力,写好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下面是92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1
2019年以来,县税务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主动作为、强化服务,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盯牢涉税服务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集成出台了一批硬招实招,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服务质效,有效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助力我县打赢实体经济翻身仗,实现12365奋斗目标贡献税务力量。
一、浦江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意见落实情况
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部署,提升税收营商环境,我局根据工作实际,细化《浦江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意见》,制定《浦江县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意见的责任清单》,各股室、所、中心分工负责,勠力同心,努力营造浓厚的重商、亲商、安商氛围,全面迎接营商环境指标考核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
(一)建立有求必应的企业发展问题受理服务平台
1.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推出新办企业套餐式服务,集信息确认、户管注册、税种核定、资料发放、新办企业涉税辅导等多个事项于一体,使新办企业登记从站站停靠转为一站到底,当天即可申领发放发票。扩大套餐式服务范围,将发票限额票量变更、小规模转一般纳税人、简易处罚等发生频率高、业务较为复杂、上下游流程关联度高、需要跨系统操作的关联事项纳入套餐式服务。
2.落实发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税务总局2019年第8号公告,通过税企微信群、纳税人业务培训等渠道,广泛向纳税人宣传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扩大的政策。同时,要求两家税控服务单位,及时向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控设备安装、维护服务,确保纳税人能够顺利开具专用发票。坚决落实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至全部一般纳税人政策,一般纳税人在取得增值税发票后,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查询、选择用于申报抵扣、出口退税或者代办退税的增值税发票信息,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3.拓展多元化办税渠道。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实现日常业务网上全覆盖。继续推广浙江省网上电子税务局,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电子税务局功能介绍及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税务新平台,实现申报更正、纳税证明开具、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等业务的网上办理,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创新发票管理模式,推广增值税普通发票线上申请,网上缴税、自助开具模式,实现发票代开全面自助化,优化发票网申邮送服务,2018年至今共为623户次企业邮送发票47600余份。同时,根据上级安排积极推行支付宝、浙江税务app、政务服务网等多元化网上办税,省去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精简办税成本。
(二)打造不诉不查的涉企执法环境
1.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面。根据《浙江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办法》、《浙江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明确我局涉税处罚项目的建议处罚标准。推行首违不罚制度,对首次违法,在责令期限内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同时,对按要求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2.提供税收风险提醒服务。持续开展税收风险分析,建立以预警提醒和纳税辅导为主的查前辅导,防范和降低企业纳税风险。低风险提醒与重点税源风险应对双措并举,至目前为止,开展低风险提示提醒760户次,完成重点税源企业风险应对61户次。
(三)严格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加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监管,做好机构实名信息采集,并于每月5日前在办税服务厅公告《纳入实名制管理涉税中介机构名单》。积极开展涉税服务机构信用评定工作,加强日常资料报送审核,于4月30日完成涉税服务机构信用积分,并对信用积分和等级进行公告。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组织召开涉税中介机构座谈会,邀请纳入实名制监管的各机构负责人和经办人参加,倾听机构的需求和意见,完善后续监管工作。
此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减税降费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第三方涉税服务收费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第三方借减税降税服务巧立名目乱收费行为,重点清理违规捆绑销售情况,坚决防止黑中介中介黑抵消政策红利。同时,严厉打击违规兼职代理会计,维护正常办税秩序。
(五)健全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办税
1.推行容缺受理。当纳税人提供的非关键性材料缺失或有误时,只要经办人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限内补齐的,办税窗口将预先受理或做出许可决定,待经办人补齐材料后可直接领取相应的办税结果。完善容缺受理登记台账,推行诚信假设,逐步扩大容缺受理对象。
2.深化银税合作。目前,已与县建行、农商行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银税互动项目合作原则和内容,建立了信息交互、政策辅导和风险防范体系。县建行和农商行降低贷款发放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诚信纳税小微企业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并实现优惠的贷款利率。2019年开年,已为45家小微企业发放银税互动信用贷款3140万元。
二、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
(一)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抓统筹
我局接到市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通知后的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专项工作联络员和代办员,形成了主要领导抓统筹,业务科室抓推进,纳服窗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推进责任落实。开展了一日代办员活动,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成员深入窗口,摸清改革过程中各项业务流程是否走得通,办事效率是否受到影响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细化各项无证明业务部门核验的工作流程,保障各项业务走得通、走得顺、走得快,确保无证明城市改革有序推进。
(二)梳理业务清单,业务科室抓推进
我局相关业务股室按照金华打造无证明城市实行的六个一律原则,结合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的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6号)两个文件要求,最终梳理形成了17项《证明事项清理清单》。同时,做好办税指南纸质版、电子版的调整更新工作,逐项检查证明等字眼是否修改到位。
(三)开展业务培训,办税窗口抓落实
对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无证明城市改革应知应会培训3次、测试1次,参与人员达123人次。第一时间将无证明城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传达到每一位干部,切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主动性。
加大无证明城市改革宣传力度,各办税点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改革内容,公开无证明业务事项,放置宣传易拉宝,发放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及时收集纳税人(缴费人)对改革的体验感,查漏补缺,提高获得感。
截至目前,我局累计减免证明175份,其中申报承诺减免证明91份;数据查询减免证明21份,部门核验减免证明63份。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做好取消证明事项的业务数据统计工作,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使无证明城市改革在税务部门落实落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下一步特色工作
(一)部门联动助推网上跑,实现企业开办零见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69号)文件精神,计划于2019年下半年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零见面。我局主动对接县行政服务中心,依托企业开办零见面平台,建立一窗受理、一次申请、一网办结、一站服务的常态化企业开办服务模式,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加数据共享的四减一加工作原则,形成市场监管、公安、人民银行、税务、人社等涉企部门企业开办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社保登记等环节零见面办结,由最多跑一次实现企业开办网上跑、零次跑。
(二)税邮共建助推零次跑,实现服务专邮送上门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方便纳税人办税,我局深化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原有网申邮送发票送上门的业务基础上,与邮政局进一步扩大合作服务范围,将涉税宣传资料发放、文书资料传递、催报催缴通知书下发、窗口涉税资料受理等各项业务均纳入合作范围,通过税邮共建提高办税工作效率,助推纳税人办税零上门,涉税资料邮路跑。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2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格。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按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按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开展示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传材料内容及制作展板。按照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规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群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切做好工作信息载体的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3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xx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xx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xx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4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突出抓住局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每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要求,包括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自学活动。三是坚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效果。除了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外,我局结合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解读,开展了主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次,自学5余次;以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联合国能集团宁鲁煤电任家庄煤矿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派员参加市直机关以强素质树形象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四重四联学习教育活动;走进xx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观摩学习其优秀经验。四是结合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的要求,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影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经清理,我局未制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我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我局印发了《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局内公平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主体和审查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印发规范性文件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自治区应急厅委托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许可流程,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印发了《xx市应急局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有关流程的通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明确了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结合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针对由三个业务科室分别受理行政审批初审材料的情况,改为由市民大厅代理窗口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制作规范的审批流程图、有关表格样表等格式文书,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为企业办理证照提供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的服务。
(三)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规则。为建立健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适应安全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了《xx市应急管理部门事权划分意见的通知》,明确我局与各县(市)区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确认等事项的事权划分,规范了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事项边界,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
(四)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全面启动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构建了1+2+9+7+4的方案框架,从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值守、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队伍、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发力,确保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印发了《xx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xx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时限开展执法活动,优化和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推行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行政执法依据、方案、人员、行政处罚等有关信息及时公示,畅通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开通了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投诉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
(五)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xx市安全生产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银应急规发〔2019〕2号),制定了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认定程序及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制定了《xx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频次高等问题,我局起草了《安全生产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办法》,下一步将在审查讨论通过后正式印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偶有发生,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审批)、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欠缺。
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待提高。由于审批、备案项目涉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太多,监管人员数量过少,日常监管难度大、任务重,受专业限制,双随机抽查实施困难,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xx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优化升级,在放管服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一)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提升部门形象。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对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和xx市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开做到细致。
(二)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对于取消核准事项,按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做好后续监管;对于下放审批事项,正确行使行政审批权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抽查频次。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四)加强便民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加大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窗口办事环境,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及时回应反馈意见。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5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6
皇姑区营商局严格按照省、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打造皇姑区良好口碑,对标先进地区,围绕营商工作总体部署,精准查找营商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在观念创新、政策扶持、效能提升、集中整治、长效机制等方面集中发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201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升服务效率。一是打造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为打牢信息化建设基础,实现网办率飞跃式提升,健全需求侧数据库,年初以来,组织全区26家单位80余人次进行了政务事项录入培训,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录入192项;二是扎实开展“树口碑”行动。年初,根据区委书记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树口碑”行动,着力改善审批服务堵点,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通过征集群众建议、实地走访调研、集中会议研究等方式,制定了道路货物运输证承诺制办理、公证处免费代办相关查档业务、就业创业证承诺制办理、涉企证件免费邮寄、一分钟办税等13条便企利民举措,现已初显成效;三是不断推进惠企政策落地。作为全市率先开设的产业政策窗口,自运行以来,严格落实窗口一站式受理、具体业务部门审批、财政予以拨付的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企业政策扶持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共接待189余家企业咨询,受理产业政策申请52件,发放扶持资金1061万元;四是推行“一窗制”审批改革。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区营商局在政务中心审批厅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服务。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流程,让群众感受“等时少、服务好、秩序优”的服务新体验。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实行审批区综合受理。目前已将行政审批大厅内的10家审批部门纳入“一窗制”综合受理,为下一步实现平台化审批,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推行网上自助办理。为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成本,积极推行“网上办、自助办”。皇姑区在政务中心开辟网上自助专区,利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开展商事服务全程电子化审批,网上审批事项达7100余件,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六是推出新办企业“高速etc”服务。为提升服务效率,区营商局协调区市场局、税务分局、银行、刻章企联合推出“新办企业高速etc”服务将商事注册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由7.5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并开设专门窗口提供联办服务,新办企业办理驶上高速服务快车道。
(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扎实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为扩充服务范围,满足企业需求,将691家企业纳入“万人进万企”活动范畴,按要求全部选配了包保干部。为切实解决企业诉求,营商局组成“万人进万企”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协调、领导包案等手段不断提升诉求办结率。截至目前,共接收市一级平台转办到区二级平台的企业诉求110件,已回复108件。二是成立解决企业诉求工作六大专班。为加速推动企业反映问题有效解决,区委、区政府设立了由分管区级领导负责、主管区直部门牵头及相关区直部门配合的六大工作专班。主要围绕政府诚信、企业税费、涉法涉诉、城市建设、企业融资、土地征收这六个方面解决企业的问题;三是联合建立“营商环境发展平台”。为加强与企业沟通、宣传政府服务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营商局与区政协、工商联等部门合作成立“营商环境发展平台”,提供诉求解决、政策咨询、产业扶持政策协助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协办代办等服务。目前已有14家商会、协会、企业加入该平台;四是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营商局针对政府失信、企业群众办事难、跨区拉税源等营商环境问题,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日报告、周调度”制度,切实加强问题解决力度。目前,我区共发现问题30项,提出具体整改措施38项,解决问题16项,已建立长效机制7项;五是积极开展“项目管家”工作。为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将重点项目(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按照“1名项目(企业)管家+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1+1+n”模式开展服务。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项目共192家提供管家服务,配备项目管家530人,提供服务455次;六是加大力度办理营商案件。2017年至今,共接收省市营商案件67件,通过分类办结、定期调度督办等方式狠抓营商案件办理,截至目前,共办结54件,办结率80.6%;七是加大网上平台宣传。为提升办事效率、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区营商局组织全区具备服务职能的单位开展“沈阳营商”微信公众号公开公示工作。公示全区68家服务单位,服务干部581人,驻政务中心窗口岗位133个,印制营商纸介名片2万余份,切实让企业群众办事找得到人、问得对人,减少跑腿次数。
二、存在问题
(一)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还不彻底。区内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审批事项不进厅、审批权限不集中、不到位、事项转交不彻底等问题。结合政务平台建设,个别部门仍存在需求侧事项未录入、信息不准确、网办率较低等问题。
(二)政务中心窗口建设仍有待加强。经过近两年的窗口质量专项整治,窗口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但部分窗口单位存在服务不够热情、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问题。
(三)营商案件等企业诉求办结率不高。皇姑区营商案件中拖欠款类案件占案件总数比例较大,偿还金额少,办案难度较大,年底完成100%办结难度较大。
三、2020年工作目标
(一)整合投诉渠道,提升解决效率。一是整合平台,按照省市要求,将“万人进万企”诉求平台、人大履职通监督平台、营商微信公众号、一转三服务、项目管家、营商案件等诉求渠道整合,搭建方便、通畅、高效的企业诉求平台;二是完善我区企业诉求协调机制,建立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流程,形成制度规范,并将企业诉求办理工作纳入我区绩效考核,提升企业诉求解决率。
(二)深化审批改革,全面提升效率。一是全面实施“一窗制”综合受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别审批;二是推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办除特殊事项外,实现皇姑区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不断推进“一次不用跑”,并提高事项网上办件量;三是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区审批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四是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开展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工作,最多跑一次事项数量再提升20%,审批效能再提升20%;四是提速新办企业办理。全面实施新办企业工商、税务、银行、刻章的“一站式办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优化办理流程,新办企业在政府窗口审批时限压缩在4小时之内,全流程办理时限提升至48小时之内。
(三)加强大厅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继续做好群众评议工作,畅通评议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加强评议结果运用,努力降低诉求率;二是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推广“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强化领办代办,切实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所需;三是线上线下广泛征求企业群众意见,不断整改完善,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篇7
x区就业局以促进就业与提升服务水平为路径,积极为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平台,努力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精准对接,解决企业用工与求职人员就业问题,努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自觉融入全区发展建设大局,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使命,聚焦职能职责,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高效的就业服务支撑,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积极实施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计划”,全力保障重点人群充分就业。
针对全区广大劳动者,全面落实“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计划”,让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的劳动者都能免费学习到一门实用技术技能,为其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实现高质量就业务实基础,xxxx年已开展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xxxx人。
(一)精准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一是建立完善区内重点民营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利用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资源储备,定期发送岗位信息和招聘会公告,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截止目前,我区职业介绍中心完成个人求职登记业务xxxx件,企业用工备案xx家,提供招聘岗位xxxx个,为区内的求职者搭建有效的企业信息对接平台,实现技能对接、人岗对接。
二是开展就业巡回服务系列专场招聘会。为区内各类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有效的企业信息对接平台,实现技能对接、人岗对接,截止目前已开展就业巡回服务系列专场招聘会xx场,着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吸引企业xxx家,提供岗位xxxxx个,到场求职人数达xxxxx人,就业意向人数达xxxx人。开展“‘蓉漂’人才荟”大型专场招聘系列活动,前往x市南山区,x大学等高校,开展“‘蓉漂’人才荟”大型专场招聘系列活动,为助力优秀青年人才留蓉来蓉就业创业搭建平台,目前共组织“‘蓉漂’人才荟”大型专场招聘活动x场,共有xxx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xxxx个,到场求职人数达xxxx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达xxxx人,精准引进更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来x发展,助力全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建设。
三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选区内xx家企业,建立“高校毕业生(青年)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xxx余个,xxx名高校毕业生到岗见习;为我区四所高校(x大学、西南民族大学、x音乐学院、x体育学院)共xxxx名应届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xxx.xx万元。
四是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畅通网络推介渠道。依托政府工作网站、微信公众号、网上经办qq群、x“微就业”平台等多种线上渠道,实时更新用工岗位信息,促进企业用工与求职信息的有效匹配。
(二)大力支持企业引育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
着力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充分整合资源,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助推我区产业转型发展。截止xxxx年xx月,已创建成功xx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其中xxxx年成功创建了“x市吴彤美发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x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室数量连续两年在全市xx个区县内位列第一。
(三)全方位提供人力资源全业态服务
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协同,建立招商签约项目落地用工联动机制,对全区落地签约的xx家企业,通过建立落地签约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任务分解、进度安排”三张“清单”,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帮助企业修改完善招聘方案,解决用工、稳工方面实际困难,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开展“零距离巡回服务”活动,每月走进全区重点企业,青年创业园、“融创+”、“酷立方”等省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结合各项就业巡回服务活动,会同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开展政策“面对面”宣讲、“零距离”服务活动。
(四)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
一是落实企业稳岗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结合失业保险“护航行动”,切实落实企业稳岗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确保资金及时有效发放。结合各项就业巡回服务活动,会同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组织补贴政策集中宣讲活动,依托政府工作网站、街道社区政策宣传栏、企业社保群等多种渠道,开展就业各项补贴宣传解读与申报流程解答工作,让申报的企业与个人能及时知晓政策、理解内容、方便办理。xxxx年至今,已向xxxx家一般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总发放金额xxxx万,惠及企业数及补贴总金额均排名x市前列,五城区第一。申报社保补贴企业xxx家,补贴资金xxx万余元;企业职工申报技能提升补贴申请人数达xxxx人。在各类补贴的核发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做到了及时审核,按时准确发放,助力民营企业减负提速。
二是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将我区部分重点企业、优势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截止目前,全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样本企业xx户,监测岗位数xxxxx个,同比减少xxx个,减幅x.xx%,及时掌握企业岗位变化情况,助力提高援企稳岗工作服务效率。
(五)鼓励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
一是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xxxx年共开展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xxxx人。二是围绕我区产业提档升级,助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提高我区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减轻企业用工和培养人才的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力支持我区企业在职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xxxx年已开展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xxxx人。三是支持失业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针对失业人员这一就业困难群体,合理引导、设置困难群体就业培训规划,努力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适应能力,xxxx年共开展茶艺师、食品安全管理师等失业人员技能培训xxxx人。通过各项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我区劳动者就业质量,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一是切实加强区域重点项目用工保障和就业促进保障。进一步完善落地签约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任务分解、进度安排”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大人力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高效优化配置。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巡回服务行动”,积极引导劳动者到x就业创业,帮扶我区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和失业人员尽快“转岗转业”,为x当前和长远发展强化人力资源储备。
二是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全面开展“职工技能提升行动”,结合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大规模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稳岗能力;持续实施“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创建行动”,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动作用,加快紧缺技能人才培育,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高技能产业技术人才的供给能力;积极开展“技能x品牌打造行动”,围绕全区产业功能区和特色产业建设需求,培育特色技能品牌,培养特色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优势人力资源向全区主导特色产业汇集,实现高质就业创业。
三是积极防控稳就业风险。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护航行动”,用好用活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让援企稳岗政策惠及更多的企业。放宽补贴申领条件,及时发放稳岗补贴,切实帮助暂时性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密切跟踪中美经贸摩擦、结构调整、去杠杆等可能带来的就业形势变化,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及时组织开展入企摸排和靠前服务,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避免出现区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