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在一份优秀的教案中,我们需要对重难点做好深刻的分析,下面是92报告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行和列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行和列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认识行和列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认识行和列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秋天,认识了解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个收获、果子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的相关知识。
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喜欢科学活动,主动观察和探索水果的相关知识,并且乐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儿歌《秋天果子多》
3、苹果、猕猴桃、梨子、句子等常见水果
4、画纸和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课件芝麻环节,通过听儿歌进入今天活动主题。
(1)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说说儿歌中描述了哪些水果?
(2)教师引导幼儿仿照儿歌中的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知道的水果。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科学探索环节,引导幼儿了解有关苹果、猕猴桃的科普知识。
(1)请幼儿欣赏图片中苹果和猕猴桃的花,了解过时的形成过程。
解答部分:水果宝宝们只有先开出花,才能结出味道鲜美的果实。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小蜜蜂授粉。
(2)请幼儿继续观看苹果和猕猴桃的果实图片,说说自己对这两种水果的认识。
解答部分:很多水果在没成熟之前,颜色和我们吃时的颜色也许会不一样,就像苹果在没成熟之前就是青色的,成熟后的苹果是红色、深红,或者带黄色。猕猴桃没成熟之前皮是绿褐色,成熟后是带红褐色,而且表面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皮软,剥皮后即可食用。
3、教师出示真实的苹果和猕猴桃水果,并向幼儿切开展示,引导幼儿从外形特点、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等进行观察和理解。
(1)苹果外观圆圆的,红红的,表面光滑,闻起来很香。切开苹果后果肉偏米白色,中间还有苹果核,苹果的种子是黑色的。
(2)猕猴桃外形就像是一个椭圆形,摸起来软软的,表皮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切开后果肉是绿色的,有黑色和黄色的种子在果肉上,猕猴桃的中心部分呈淡黄色,偏硬,可以食用,食用时除去皮,果肉丰富,味道鲜美。
(3)教师出示梨子、橘子等常见水果,请幼儿自由观察,并小心切开,看看水果内部。
(4)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织语言对两种水果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另补充。
4、教师组织幼儿继续回归课件,进入课件快乐探索环节,请幼儿欣赏水果的图片。
(1)请看看图片中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把你喜欢和认识的水果向大家分享一下吧!
(2)教师请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水果画出来,可以选择课件中展示的水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看到的、吃过的水果都可以。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展开绘画,展示并点评。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认识一下身边的水果宝宝。
五、资料库
儿歌:葡萄娃娃
葡萄娃娃
葡萄园,撘扶梯,葡萄娃娃真欢喜。
你也爬,我也爬,一级一级爬扶梯。
爬到高处相互瞧,脸儿憋得红又紫。
认识行和列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认识行和列教案篇5
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素物体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了解“左右”的相对性。
3.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2.物质材料准备:小彩旗一面;及时贴小红花、小玩具若干;布娃娃每组一个。
话动过程
1.利用儿歌,引出学习内容。
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前前前,后后后;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咕噜咕噜咕喑咕噜,嘿嘿嘿!
2.玩游戏“找左右好朋友”,复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请幼儿用左手指挠挠右手心,再用右手指挠挠左手心。
教师提问: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和左右手一样,也是一对好朋友?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身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身上有很多地方有左右之分。如左肩、右肩、左眼、右眼、左脚、右脚、左耳朵、右耳朵??
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背对幼儿,带领幼儿吩别举起左手或右手,并在各自的右手臂上贴上及时贴小红花做标记。
转身与幼儿面对面,请幼儿仔细观察,看看教师的右手和自己右手的方位:是不是在同边?
反复转身并高举右手,请幼儿观察左右的变化。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背对大家时,彼此左、右方位在同一边;当我们面对面时彼此左、右方位是相反的。
4.玩游戏“转身再看”,体验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介绍游戏玩法及要求:请全体幼儿面朝一个方向站立,教师把小、彩旗插在幼儿一侧(左边或右边),引导幼儿说出小旗是在左边或右边,教师发出指令“向后转”,听到指令后,幼儿集体转身,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小旗与自己的左右位置关系。
带领幼儿游戏,及时指导幼儿区别左右。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们向后转身后,物体与我们的左右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左右位置关系交换了。
5.在操作体验活动中,帮助幼儿加深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摆一摆:每组摆放一个布娃娃,请幼儿按数师要求摆放玩具,如摆在娃娃的左边或右边等
找一找:请幼儿两两结对,按教师要求指出朋友相应的身体部位,如指出朋友的左耳朵或摸右手等。
6.请幼儿说一说,教室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